最近热播、刚收官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地下工作者隐于市井、以寻常之物为盾的智慧,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真实写照。淮盐及其盐款,就曾是隐秘战线的重要武器。三万担淮盐与南京梅园新村的故事,便是一场于无声处化解困局、维系斗争命脉的传奇。

1948 年《淮北济南场盐务地图》的济南盐场 (今灌西盐场) 穆家良供图
地图中部有堆沟港,可见其交通枢纽地位
灌南县境内的堆沟港是我国华中地区灌河入海口的海、河两运的天然良港,那里建有 5000 吨级泊位的码头。为了从事原盐生产和销售以支援解放战争,苏皖边区政府于1946年2月成立苏北盐垦公司。该公司充分利用堆沟这个天然良港和码头运出大量原盐,并接转大宗粮食和其他物资,以支援当时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解放战争。

《两淮区巡警部队防御工事位置略图》 冯家道供图
同年5月,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来、董必武为首的代表团,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至6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大举进攻。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今梅园新村)急需活动经费。在上海、南京做地下工作的新四军卫生部部长沈其震得知这一信息后,为解活动经费的燃眉之急,便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大胆而周全的襄助计划:他亲自到淮阴找到华中军区副政委谭震林和苏皖边区政府两淮盐务总局局长陈易,商讨能否从堆沟拨 3万担淮盐,然后让装运救济物资的美国登陆艇停靠在苏北盐垦公司堆沟坨地码头卸货,再利用空船返回的机会,将 3 万担淮盐运往上海销售,最终将销盐款送到梅园新村。

《劲松挺翠 梅园长春》 1976年 宋文治绘 南京博物院藏
该提议因安全可靠而获得批准。沈其震立即到堆沟找到苏北盐垦公司经理刘云,传达了谭震林副政委和两淮盐务总局的决定。同年9月的一天,事先得到指示并接受卸货任务的苏北盐垦公司坨务股长李向东,组织装卸工人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这批盐运抵当时的国统区上海后,被地下党组织接收并销售出去,得款 7亿元(法币)。最终,沈其震将这笔盐款全部安全送到南京梅园新村。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这批盐在运往上海途中,被国民政府盐务总局税警团缉私大队查获扣留。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令缉私大队放行,才使得这批盐顺利抵达上海。缪秋杰毕生致力于盐务改革和管理,跟吴石一样,是纯粹的爱国人士,默默地支援了梅园新村的斗争。

缪秋杰
(正文内容主要摘自《淮盐画传》)
内容简介

《淮盐画传》
章朝阳 穆家良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在江苏的海滩与河网间,藏着一部淮盐书写的中华文明史,《淮盐画传》便是这部历史的生动载体——从新石器时代的煮盐灶火,到汉唐穿梭的盐车盐船,再到明清盐商缔造的商业传奇,从革命年代“华中金库”的经济支撑,到新时代的技术革新与生态转型,每一段盐史都串联着国家命脉与地方兴衰。
《淮盐画传》也是一座纸上构建的盐业博物馆,由行业专家和文博学者联袂打造,解读前沿盐业考古发现,收录稀见盐文化藏品。汉代盐政简牍的古朴文字,明清行盐凭证的斑驳印痕,老照片、旧书影、古地图交织出的盐民滩涂劳作、盐船运河往来的鲜活场景,无不让读者在图文间,真切感受到淮盐的悠长韵味与磅礴力量。
